鹿草,鹿草的功效與作用

鹿草,鹿草的功效與作用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A+醫學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鹿草 | 中藥圖典

鹿草

Lù Cǎo

別名

功效作用

益氣健脾;安神。主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神經衰弱

英文名

始載於

毒性

歸經

藥性

藥味

種中文名:鹿草

種拉丁名:Stemmacantha carthamoides (Willd.) Dittrich

種別名 :

科中文名:菊科

科拉丁名:Compositae

屬中文名:漏蘆屬

屬拉丁名:Stemmacantha

國內分布:分布新疆西北部(塔城、富蘊)。生於山坡草地、萆甸,海拔2000—2700米。

國外分布:蘇聯西伯利亞、中亞(塔爾巴哈台山地)、蒙古西部(阿爾泰山)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西伯利亞。

海 拔:2000-2700

命名來源:(新疆)[Candollea 39: 46. 1984]

中國植物志:78(1):185

亞族中文名:矢車菊亞族

亞族拉丁名:CENTAUREINAE O.Hoffm.

族中文名:菜薊族

族拉丁名:CYNAREAE Less.

亞科中文名:管狀花亞科

亞科拉丁名:CARDUOIDEAE KITAM.

綱中文名:雙子葉植物綱

綱拉丁名:DICOTYLEDONEAE

門中文名:被子植物門

門拉丁名:ANGIOSPERMAE

目錄

1 形態特徵

2 用 途

3 生境分布

4 化學成份

5 功能主治

6 用法用量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高60-80厘米。根狀莖粗厚。莖直立,不分枝,被稀疏的蛛絲毛,直徑1厘米。中下部莖葉較大,全形長橢圓形,倒針形或披針形,長13-16厘米,寬約7厘米,羽狀深裂或幾全裂,有短柄或幾無柄;側裂片5-8對,披針形或長披針形,頂裂片較大,全部裂片邊緣有鋸齒。向上的葉及接頭狀花序下部的葉漸小,披針形,無柄,邊緣有鋸齒或不規則羽狀分裂,即僅基部或近基部有3-4對淺裂或深裂的羽片。全部葉質地薄,兩面綠色,兩面僅沿脈有極稀疏的蛛絲毛。頭狀花序單生莖頂。總苞半球形,直徑5-6厘米。總苞片通常12層,覆瓦狀排列,向內層漸長,外層與中層不包頂端膜質附屬物卵形或長卵形,長5-10毫米,寬4-5毫米,上部紅紫色,頂端有寬大的褐色膜質附屬物,附屬物卵形,寬三角形或近菱形,長寬可達?毫米,兩面被稠密的白色長柔毛;內層及最內層披針形及線狀披針形,不包括頂端附屬物長1.5-1.8厘米,寬2-3毫米,頂端附屬物長卵形,褐色,兩面被稠密的白色長柔毛,長6-8毫米,寬2-5毫米。小花全部為兩性,紫紅色,花冠長2.5厘米,細管部長1.4厘米,花冠裂片長?毫米,線形。瘦果長橢圓形,長7毫米,寬2毫米,褐色,有4棱,棱間有明顯的間肋,頂端有果緣,果緣邊緣有細尖齒,側生著生面。冠毛多層,向內層漸長,長達1.8厘米,基部連合成環,整體脫落;冠毛剛毛短羽毛狀。花果期7月。

用 途

鹿草的根狀莖供藥用,有健腦,補氣之效,蘇聯用作氣力衰竭時提氣之藥。

產地分布:分布新疆西北部(塔城、富蘊)。生於山坡草地、萆甸,海拔2000—2700米。蘇聯西伯利亞、中亞(塔爾巴哈台山地)、蒙古西部(阿爾泰山)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西伯利亞。

【拼音名】 Lù Cǎo

【來源】

藥材基源:為菊科植物鹿草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temmacantha carthamoides (Willd.) Dit-trich [Rhaponticum carthamoides (Willd.) Iljin]

採收和儲藏:春、秋季採挖,洗淨,切片晒乾。

【原形態】鹿草 多年生草本,高60-80cm。根狀莖粗厚。莖直立,不分枝,被稀疏的蛛絲毛,直徑1cm。中下部莖葉較大,有短柄或幾無柄;葉片全形橢圓形、倒針形或披針形,長13-6cm,寬約7cm,羽狀深裂或幾全裂;側裂片5-8對,披針形或長披針形,頂裂片較大,全部裂片邊緣有鋸齒;向上的葉及接頭狀花序下部的葉漸小,無柄,披針形,邊緣有鋸齒或不規則羽狀分裂;全部葉質地薄,兩面綠色,兩面沿脈有極稀疏的蛛絲毛。頭狀花序,單生莖頂;總苞半球形,直徑5-6cm,總苞片通常12層,覆瓦狀排列,向內層漸長,附屬物卵形、寬三角形或近菱形,長寬可達7mm,兩面被稠密的白色長柔毛;內層及最內層披針形及線狀披針形,不包括先端附屬物長1.5-1.8cm,寬2-3mm,先端附屬物長卵形,褐色,兩面被稠密的白色長柔毛,長6-8mm,寬2-5mm;小花全部為兩性,紫紅色,花冠長2.5cm,細管部長1.4cm,花冠裂片長7mm,線形。瘦果,長橢圓形,長7mm,寬2mm,褐色,有4棱,棱間有明顯的間肋;冠毛多層,向內層漸長,長達1.8cm,基部連合成環,整體脫落;冠毛剛毛短羽毛狀。花果期7月。

生境分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2000-2700m的山坡草地、草甸。

資源分布:分布於新疆。

化學成份

1.全草含常春藤皂甙元(hederagenin),土大黃氧甙(rhapollticoside)A、B、C、D。E、F、G、H,地上部分還含對-羥基苯甲酸(p-hydroxybenzzoic acid),原地茶酸(protocatechuicacid),香草酸(vanillic acid),對-香豆酸(p-coumaric acid),咖啡酸(caffeic acid),阿魏酸(ferulic acid),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新綠原酸(neochlorogenic acid),槲皮素(quercetin),山柰酚(kaempferol),異鼠李素(isorhamnetin),木犀草素(luteolin),芹菜素(apigenin)。根中含異綠原酸(isochlorogenic acid),α-(反式5-庚烯-l,3-二炔-l-基)-2′-(1,2-二羥基乙基)噻吩[α-(trans-5-heptenel,3-diyn-1-yD-2′-(1,2-dihydroxyethyl)thiophene),鹿草甾酮(rapisterone),蛻皮甾酮-20,22-單丙酮化物(ecdysterone-20,22-monoacetonide),蛻皮甾酮-2,3-單丙酮化物(ecdysterone-2,3-monoacetonide),槲皮素5-O-葡萄糖甙(quercetin 5-O-glu-coside),異鼠李素5-O-葡萄糖甙(isorhamnetin 5-O-glucoside),槲皮素、3,3′-二甲基醚(quercetin-3,3′-dimethyl ether),槲皮萬壽菊素(quercetagetin),木犀草素(luteolin),山柰酚(kaempferol),蛻皮甾酮(ecdysterone)。

2.花中含木犀草素,槲皮素3-O-甲醚(quercetin-3-O-methylether),芹菜素-3-O-甲醚(apigenin-3-methyl ether),矢車菊甙(chrysanthemin),矢車菊雙甙(cyanin)。另外,還從本品中分得羥基桂皮酸(hydroxy cinnamic acid)及咖啡酸酯(caffeic acidester)和奎寧酸酯(quinic acid ester)。

【性味】味甘;性平

功能主治

益氣健脾;安神。主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神經衰弱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10g;或製成酊劑。

中藥百科

按分類查藥

解表藥

清熱藥

瀉下藥

祛風濕藥

芳香化濕藥

利水滲濕藥

溫里藥

理氣藥

消導藥

驅蟲藥

止血藥

活血藥

化痰止咳平喘藥

安神藥

平肝熄風藥

開竅藥

補益藥

固澀藥

外用藥

按歸經查藥

胃經

脾經

大腸經

腎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膀胱經

膽經

三焦經

小腸經

心包經

按藥性查藥

溫性中藥列表

平性中藥列表

寒性中藥列表

涼性中藥列表

熱性中藥列表

按藥味查藥

甘味中藥列表

苦味中藥列表

辛味中藥列表

酸味中藥列表

鹹味中藥列表

澀味中藥列表

淡味中藥列表

按名稱查藥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藥方劑

A

B

C

D

E

F

G

H

J

K

L

M

N

O

P

Q

R

S

T

W

X

Y

Z

中藥電子書

《本草綱目》

《神農本草經》

《中藥基本理論知識》

《中藥學》

中藥相關

中醫百科

中藥圖典

有毒中藥列表

藥品百科

歸經

四氣

五味

中成藥百科

出自A+醫學百科 「鹿草」條目 http://cht.a-hospital.com/w/%E9%B9%BF%E8%8D%89 轉載請保留此連結

關於「鹿草」的留言: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學百科條目

4個分類: 生物 | 中草藥 | 菊科 | 中藥材

相关推荐

麦克风权限设置在哪里
在哪个应用商店能下载365

麦克风权限设置在哪里

📅 09-13 👁️ 6959
胡锡进:今天跌了4749元,浮亏回升到23059元
在哪个应用商店能下载365

胡锡进:今天跌了4749元,浮亏回升到23059元

📅 09-02 👁️ 2617
逆战开服几点:全新资料片开启,精彩活动等你来
在哪个应用商店能下载365

逆战开服几点:全新资料片开启,精彩活动等你来

📅 07-13 👁️ 1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