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很快,朴树随后在与粉丝的互动环节中,道出了原因:他病了。
原来,朴树身体一直都不太好,五一前后更是大病了一场,连续呕吐了三天,完全吃不下饭,只能依靠一些流食,来维持身体必需的营养。
为了不耽误这次的演出,朴树一直在看医生,但医生却给了他一个晴天霹雳:
“你的身体状况已经很不好了,你不能再演出了。”
听到医生的这句话,朴树有些慌了,但很快又镇定下来,他有些不甘地对医生说:
“不可能,我站也要站在舞台上!”
听到这,粉丝既是惊讶又是心疼,纷纷面色凝重,为朴树的身体状况感到惋惜。
朴树的眼眶微湿,又补充道:
“因为两年多了,乐队都没有赚到钱,我觉得我有责任站在这!”
现场的粉丝们又是破涕而笑,朴树永远是那么地朴实。
可这看似玩笑的解释,却又透露出太多的束手无措和心酸。他不仅肩负着乐队糊口养家的责任,更重要的是,他还不想离开自己热爱的舞台和音乐。
在音乐节演出的前一晚,朴树整个人还是很不舒服,朋友带着药来看他。这位了解他的朋友看出了朴树内心的挣扎,于是幽默地宽慰他:
“你是个音乐家,你应该有气魄地伤在舞台上。”
朴树一听,他这是拿自己的生命不当回事呀,于是生气地怼了回去:
“你他妈放屁!”
可很快,反应过来的朴树又觉得朋友说得很有道理,因为他觉得这跟生伤无关:
“作为一个音乐家,当他站在舞台上的那一刻,他的人生就已经在舞台上了。”
而对于朴树来说,音乐很早就占据了他的整个人生。
二、曾梦想仗剑走天涯,看一看世界的繁华
1973年,朴树出生于一个高知家庭,父亲是成就斐然的地方科学院院士和物理学专家,母亲是我们第一代计算机女工程师、北京大学高级工程师。
但是,这个知识分子家庭养育出的孩子,却并没有跟随父母的脚步。先是朴树哥哥离开家庭去做了流浪歌手,受到哥哥影响的朴树也紧随其后。
从此,音乐圈多了一个才华横溢的忧郁歌手。
1999年,朴树推出了首张个人音乐专辑《我去2000年》,其演唱的歌曲《白桦林》讲述了一段超越世俗与战火的爱恋,获奖无数,也很快收到了2000年舞台的邀约。
但当朴树来到彩排现场时,他傻眼了!为了保证舞台不出任何纰漏,所有演唱的歌曲都是提前录好的,也就是说:歌手们必须声情并茂地“假唱”。
可朴树不愿意,他叫着:“假唱,我做不到!”然后甩下话筒扬长而去。
但是“胳膊拧不过大腿”,舞台是何等重要的舞台,最终朴树只能妥协,一曲《白桦林》唱完,朴树全程臭着脸,与观众没有任何的互动。
而对于朴树的“任性”,观众却是显得很宽容,因为人们不仅羡慕他,活成了自己向往而又不敢成为的样子,而且十分珍惜他的才华。
2003年,朴树推出第二张音乐专辑《生如夏花》。
“我是这耀眼的瞬间,是划过天边的刹那火焰”,这首歌,写的就是朴树,夏花具有绚丽繁荣的生命,它们在阳光最灿烂的季节绽放,朴树又何尝不是这般辉煌、意气风发!他真正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活在最纯粹的世界里。
但谁能想到,绚烂而短暂的夏花,绚烂而转瞬即逝的烟火,却暗示了朴树的命运。
此后的二十四年里,朴树宣发的单曲无数,但也只有三张专辑。
这全然是因为朴树“视金钱如粪土”的孤傲,出专辑需要很多的资金支持,而只要涉足影视圈就能大把捞金。可朴树没有,他说:
“即使全世界都丧心病狂,全世界都去抢银行,我也不会和他们一样。”
但最终迫于生计和乐队压力,他还是参演了两部电影,这时,我们都以为朴树已经开始流于世俗了。
直到在一次金马奖颁奖典礼上,被经纪人逼着参加的朴树,表情严肃地上台领奖,并说出了一句让在场所有人都汗颜的获奖感言:
“我对华语电影有成见,因为我觉得都是钱的游戏。”
看到这,喜欢朴树的人不禁会心而笑。他,还是那个恣意妄为的朴树,他做的一切,都是想用善良和这个残酷又丑陋的世界共存。
对此,朴树的很多粉丝也是纷纷支持:
“他就算10年不发专辑,也不出现,依然有很多人爱他”。
我们常说,二十年的时间,对一个创作型的歌手来说,真的太长了。但是放在朴树的身上,你又觉得合情合理。
因为,这就是朴树的风格,他真的是能把生命当中的每一段岁月都幻化成音符,谱给热爱他的粉丝们听。
三、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如果他不这样做,他就不是朴树了。”
朴树就像个孩子般天真,沉醉在自己的世界里,说着率真的话语,看似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但是歌迷们喜欢。
2023年,在《乐队的夏天》总决赛的现场,朴树录到一半突然停下,这让一旁的主持人马东一脸问号。
随后朴树就放下话筒,笑着对在场的人说:
“到点了,我岁数大了,得回去休息了!”
马东听完疑云不再,转而是一脸了解的笑意,而有着老年人作息的朴树,就这样在他人惊讶的目光中,走下舞台扬长而去了。
不过,朴树的粉丝们对此也是见怪不怪了。
早在2017年,在《跨界歌王》节目上,朴树与王珞丹合唱《清白之年》,主持人再次问起朴树:“为什么要来上这个节目?”
朴树面不改色地回答:
“我真的需要钱。”
现场嘉宾听后无不发笑,因为在2016年的《跨界歌王》上,朴树就被问过这个问题,他还是一样的回答:
“人得吃饭啊。”
是呀,他可以不为五斗米折腰,拒绝商业化的影视跨界,却也可以在节目上坦言自己没钱的窘迫,他就是如此直率、单纯。
但时常为赚钱苦恼的朴树,却从未对囊中羞涩的朋友吝啬过。
小高曾经提起找朴树借钱的事,就笑得合不拢嘴。
当时他向朴树借15万,朴树对此只回了两字:
“账号。”
没有问他为啥缺钱,没有问他什么时候还,而是问了账号就把钱打过来了。
但让人没想到的是,不久后朴树过气了,开始因为钱而烦恼,他又是简短地对小高来了两字:
“还钱。”
而对于这样好像有些“人傻钱多”的朴树,小高却是这样温柔地评价他的:
“他活得像诗一样。”
一次演出归程,朴树在车上看见漫天夕阳,马上就对车上人说:
“停车把我放在这,我要看一看夕阳。”
一车人瞬间懵圈:
“把你放在这,你怎么回去呢?”
朴树淡然地回答:
“不管那些,我要先看夕阳。”
于是,夕阳下有了这样唯美的一幕:朴树坐在地上,弹着吉他望着一轮残阳,阳光洒在他身上,像镀了一层金。
最后,没人知道他怎么回去的。
他是这样过着诗意般的生活,热爱音乐,也热爱生命中的一切。
四、人生太苦了,但我爱它
朴树曾在演唱会上这样祝福粉丝:
“我希望你们有淋漓尽致的人生。”
这并非是朴树信口拈来,而是他最真挚的祝福,因为,朴树的人生就像一杯浓香的咖啡,细细品来,满满的苦涩。
小时候,由于哥哥的叛逆,父母开始对朴树严加管教,巨大的压力一度让朴树患上了抑郁症。望子成龙,父母皆为栋梁,自然对朴树寄予厚望。可朴树对学习不感兴趣,只希望在音乐中得到解脱。
后来,当粉丝问起朴树的父母时,朴树只是笑着说:
“父亲是物理老师,母亲是语文老师。”
也许,过了而立之年,面对父母深沉的爱意,朴树,也开始与父母和解了。
朴树的爸爸骄傲地自己的学生说:
“他比我有名,比我更好。我不懂音乐,但我尊重他。音乐是他的生命,正如学术是我的生命。”
朴树的妈妈对鲜少回家的朴树暖心问候:
“我听了你的歌,你这两年是不是不太开心啊。”
这一刻,朴树感动。
因为歌迷眼中的朴树是倔强孤傲的,是清冷忧郁的创作才子,是不能笑的。
可偏偏朴树又太过清醒,不愿意堕入这物流横流的世界里。
偏偏他又见过太多的人生疾苦,却又如此地无能为力。
2013年,与朴树同一乐队的吉他手——程鑫被查出胰腺病晚期。
尽管已经知道程鑫治愈的希望渺茫,朴树还是不惜花光所有积蓄,带着他四处求医,没过多久,程鑫离开了这个世界。
朴树一时悲痛不已,一向喜怒不形于色的他,在演唱会上失声痛哭。
他知道人生太苦了,可是当生老病伤、悲欢离别,如此真实地展现在他面前时,他还是无法坦然接受。
因此,当节目主持人问他:
“你那么喜欢动物,一定也很喜欢孩子吧!”
他却摇摇头表示否定:
“我不喜欢孩子,因为我觉得人生特苦,我能够去承担那个痛苦,但我不忍心让孩子受苦。”
对于成年人来说,人生的苦无可逃避,只能迎头直上;可对于孩子来说,很多苦,都是大人带来的。
朴树不想要孩子,并非是不负责任的表现,反而,他热爱自己的一切。
青春时期被困于家庭的牢笼里,他借音乐排解阴郁,试图找到人生的出路;成年时期被浮躁的俗世裹挟,他遵从本心,维护自己内心的平静。
他从未对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妥协,他一直在人生的路上策马而行。
结语
“年龄大了,没什么追星的概念了,但朴树的专辑一直都在。”
“朴树唱功好吗,挺一般的大白嗓,可是我爱他。”
演唱会后,粉丝的表白简单而又令人感动。
从青葱少年到不惑之年,从音像店的磁带、CD,到手里的MP3、手机,朴树一直陪伴着我们,即使他不能再唱歌、无法再站上舞台,我们依然爱他,爱他如少年般纯净的心,爱他对人生和音乐永恒的热爱与追求。
往期精彩:
19年前,袁茵不顾世俗眼光嫁给师侄戴志诚,如今怎样了
下嫁国外人,47岁高龄生子的林志玲,这次得为自己的选择买单了
国外五一,我们游客没来,机场一片冷清,网友:我们赚钱我们花!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