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之故乡 河东闻喜
中华民族以龙的传人而自豪。龙是综合马头、狮嘴、鹿角、鲤须、蛇神、鱼鳞、虎掌、鹰爪等多种动物局部特征构成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的鲜明标志。龙的传说起自虞舜,始于闻喜的董泽湖。
闻喜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北端,地处运城盆地与临汾盆地交界处。“闻喜”这个县名,得自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也是全国2000多个县中唯一带“喜”字的地名。古人视蜿蜒东流的黄河为中华龙脉,视万里长城及黄河入海口为其龙头、太行与华山为其前爪、祁连山与可可西里山脉为其后爪、昆仑山与天山为其龙尾。闻喜就地处河东腹地,正当龙心位置。古语云:“心之官则思。”故其地文化昌明,人才辈出,古迹遍地。
据《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记载:魏献子问龙,晋太史蔡墨答曰:“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能求其嗜欲以饮食之,龙多归之,乃扰畜龙以服事帝舜。帝舜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鬷川即董泽。董父豢龙受到舜帝赞扬,据功受封,赐之以董姓。故曰闻喜是龙的故乡。
民国八年《闻喜县志》记:
一、董泽在县东四十里,即舜时董父豢龙之所,一名豢龙池,宜植莲稻。董父庙、裴晋公湖园、赵筼翁故居、董泽书院皆滨此。
二、明代成化二十三年,豢龙池水溢,中有鳞甲,大如桐叶。
三、舜时,世有蓄龙董氏,所居地有陂泽,多生蒲苇。因名其里曰董泽。
这些文献典籍的记载证实:闻喜便是中华龙文化的发祥地。
闻喜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有新石器、仰韶、龙山时期和商周时期的文化遗址,有春秋、战国、汉、唐、宋、清等时期的古墓群,还有“天下无二裴”的中华宰相村。
闻喜自古地灵人杰,英才迭出。尧有教民稼穑之田师后稷,虞有奉帝使而豢龙之董父;魏晋有首创制图法,堪与欧洲学者托勒密齐名的地图学家裴秀;晋有忠直耿介、博学占卜、中国堪舆学之鼻祖郭璞;南北朝有为《三国志》《史记》作注和撰修宋史的“史学三裴”(裴松之、裴骃、裴子野)。
闻喜土特名产丰富。闻喜煮饼为山西八大名点之一,曾受鲁迅先生赞誉;董泽白莲,质细孔多,“闻喜莲菜——眼儿多”的谚语即源于此;峪口紫皮蒜,质优个大,味浓辛辣;涑川茼蒿,茎肥叶细,营养丰富。
闻喜还被称为“花馍之乡”。2006年,闻喜花馍被列入山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本期文章素材来源于山西日报《龙文化发祥地在闻喜》,作者杨西江;方志山西微信公众平台《龙之故乡 厚重闻喜》。
• 本期背景音乐素材来源于《喜庆欢乐中国风》《千灯引》
• 本期部分声音内容来源于《山西卷 闻喜篇》
• 本期播讲:张轶楠
• 本期制作:张轶楠
一个征集
您喜欢录音吗?您想和我们一起分享山西的故事吗?
录制您自己的声音,也许下一期节目里就能听得到!
录制要求:
1、本期征集和下期节目主题相关的录音文件,即和山西有关的素材内容。
2、音频格式为mp3,音频可为无特殊音效的干声,也可自己加垫乐。
3、音频时长不超过5分钟。
您可以将自己录制好的音频发送至邮箱
sxrbxmtb@163.com
我们将择优发布。期待您的分享!
编 辑 / 武雷涛
审 核 / 巩彦翡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诵读·三晋寻龙记|龙之故乡,河东闻喜 山西云媒体 轻触阅读原文
山西云媒体 赞 分享 在看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原标题:《诵读·三晋寻龙记|龙之故乡,河东闻喜》
阅读原文